各人在人生不同階段也曾多次自我介紹,不論求學、求職、入職、接待客人也需經過這個流程。畢業過後,求職期間不時要提及個人語言能力,還有學歷背景等;入職後,面對客戶則需要清楚表達來自甚麼公司。究竟中文的「母語」、「母校」和「母公司」在英語裏是否全部以mother開首呢?
延伸閱讀:【職場英語】同事英文嚇死人?「To who it may concert」都寫得出?
「母語」、「母校」和「母公司」在英語應如何表達?(按圖了解)
母語
・每個人出生後從父母身上學懂的首個語言就是「母語」,英文會以mother tongue表達相關意思。
・雖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「國際母語日」的英文原名為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,但使用mother tongue一詞較mother language普遍。
・此外,native language也是常見表達。
・在語言學中,「母語」屬每個人的第一語言,因此也稱為first language。
・自我介紹例子:Cantonese is my mother tongue. / I’m a native Cantonese speaker. (廣東話是我的母語。)
・總結:✓ mother tongue, mother language, native language, first language
母校
・學校總是充滿回憶,求學時期是不少人最美好的時光,但「母校」並不如「母語」一樣可直譯做英文。
・因此,自我介紹期間以mother school提及母校會讓人貽笑大方,應使用alma mater。
・Alma mater原為拉丁文,意思「營養豐富的母親」(nourishing mother),暗指哺乳行為,後來則演變成學校的意思,因為學校給予學生有營養的知識。
・自我介紹例子:✓ ABC University is my alma mater.(ABC大學是我的母校。)/ ✖ DEF Secondary School is my mother school.(評語:英語並無mother school的說法)
母公司
・不少大公司皆有旗下的子公司(subsidiary),但子公司知名度普遍較低,所以於子公司工作的員工向客戶介紹時,也許需要提及「母公司」。
・同樣,「母公司」不可稱為mother company,英文應以parent company表達。
・自我介紹例子:I’m Peter from WX Media Company. Our company is extending the business with the fund from our parent company, YZ Limited. (我是來自WX媒體公司的彼得。敝公司現正擴展業務,並得到母公司YZ有限公司的資金支持。)
溝通為語言之本 詞彙反映個人修養
假若一個外國人聽到mother school一詞會否造成溝通困難呢?縱使這是未必會發生的事,但一定不會是地道英語!
雖說溝通為語言之本,錯文法、用錯字未必影響原有意思,但詞彙某程度反映個人修養,在簡單表達的位置依然詞窮難免會令人有負面印象。總言之,閒時養成閱讀習慣,會提升個人詞庫,並可改善語文能力。
請同事幫忙淨係識講「Please」?以下是8句大方得體的英文片語!(按圖了解)
延伸閱讀:【職場英語】合約上的情態動詞用法大不同 may與shall應小心解讀
Free eNewsletter
You will receive below exclusive information:
- Course recommendations
- Latest learning insight
- Personalised course reminders